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威斯尼斯人官网柳编焕发新光彩

  造型精美的柳筐,样式各异的柳篮、柳帽……7月25日,在靖边县三边民俗文化园,一个个柳编制品将游客带进了奇妙的柳编世界。

  柳编是传统的民间技艺,历史悠久,在陕北三边(定边、安边、靖边)地区广为流传。从制作普通储物器皿到创作出精美的手工艺品,柳编技艺不仅承载着陕北人民的智慧,也是当地文化的独特标识。

  在黄土地上,心灵手巧的柳匠,凭借对柳编技艺的热爱与坚守,不断创新发展,让这一传统技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焕发新光彩。

  在靖边县,成片的陕北柳和沙柳为沙地穿上了“绿色铠甲”,扎根在沙丘里的沙柳便是当地柳编制品的原料。

  靖边柳编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当时的人们用柳条编织油篓、酒篓、簸箕、笸箩、筛子等物品。初期,靖边县宁条梁镇境内有3家编篓商号,专门经销柳编制品。

  “20世纪80年代,柳编行业进入鼎盛时期,全县从业人员有2000多人,年均纯收入达163万元,创作出柳编制品400多种,远销日本、美国、法国、瑞典、波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边柳编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闫小红回忆,“那时候的柳匠,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

  后来,随着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产业的快速发展,柳编产品消费者群体逐年减少。一度风靡海内外的柳编制品逐渐淡出主流市场。

  “2000年,只有极少数农户还在编织柳筐、簸箕、笸箩等日用品,柳编技艺濒临失传。”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闫小红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柳编制作。全家赖以生存的手艺面临着市场的考验。

  “3年前,我在电视上看到外省有人制作的柳编手工艺品,不但深受消费者喜爱,而且销售情况不错。”闫小红说。随后,她前往银川学习最新的柳编技艺。

  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17年9月,三边柳编入选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边柳编技艺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如织毛衣一般,一根根细细的柳条在三边柳编技艺传承人的手中翻飞。不一会儿,一头栩栩如生的“柳编毛驴”便现出雏形。

  在创办了靖边县创编艺术品销售有限公司后,闫小红以传帮带的形式,带动当地180余名妇女实现再就业,其中包括10余名残疾人。

  贺东利是闫小红的儿媳妇,也是闫小红最得意的徒弟。“嫁进门10多年,跟婆婆学了10多年,现在,我也收徒弟了。”贺东利说,“柳编是个神奇的手艺,如今,我和婆婆一样,琢磨着怎样把它传承下去。”

  “我们的柳条很粗,编出来的产品有限。我们考虑是否要引进机器把柳条加工得细一点。这样就可以编织出更多的物品,增加产品的多样性。”贺东利说。

  为此,在保持柳编工艺和造型特点的基础上,闫小红和贺东利创作了一系列以地域文化为题材的柳编艺术品。

  “在宁条梁镇,家庭车间模式成为常态,柳匠在家就可以快速完成一件柳编作品,不女利用闲暇时间制作柳编制品增加收入。2017年至2024年,参与柳编制作的人年均增收近2万元。”宁条梁镇副镇长刘小东说。

  地处靖边县白于山区腹地的宁条梁镇西园则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种植村。过去,村民依靠种植玉米、土豆等旱地作物为生。近年来,西园则村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将柳编产业发展成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

  “我们结合西园则村在‘前进大队’时期创办柳编厂的历史,引进山东杞柳,并召集老手艺人和非遗传承人带动群众参与柳编制作。”西园则村党支部雷喜军说。

  截至目前,该村村集体种植了160亩山东杞柳,召集10余名老艺人和2名非遗传承人,吸纳会员、学徒500余人,构建起“支部+集体合作社+群众”的运营模式,通过家庭车间发展柳编产业,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为村子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

  2022年6月,通过提升改造工程,西园则村将原有柳编厂建成集展销于一体的柳编产品展厅。“这些柳编沙发、茶几等柳编家具,不怕太阳晒,也不怕水浇,相当实用,很受市场欢迎。”雷喜军说,“未来,我们将加强网络销售,通过直播平台,建立线上销售平台,拓宽柳编产品销售渠道,让老手艺编织出老百姓致富‘新希望’。”


威斯尼斯人官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